新竹東區透天,新竹東區透天出售,出售新竹東區透天

目前位置:
  1. 首頁
  2. 不動產知識

新竹東區透天,新竹東區透天出售,出售新竹東區透天,新竹東區,透天,透天出售.找透天出售資訊.買東區的透天,找便宜的東區透天,新竹香山區透天,新竹北區透天,竹北透天,請指定-新竹房屋網.

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
13最後頁
共30101筆/共3011頁
關稅政策牽動資產布局 工業地產交易突破500億元2025/09/03發佈

面對全球貿易格局變動及地緣政治風險升高,企業資產活化與擴廠佈局雙軌並行,帶動台灣工業地產市場熱絡。根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最新統計,今(2025)年前8個月工業地產交易金額已達562億元,佔整體法人商用不動產交易量的6成,創下歷史新高。



信義全球資產總經理林三智指出,在國際金融情勢與美國新一輪關稅政策雙重壓力下,台灣企業紛紛調整資產結構,一方面出售低使用率廠房以提升資產效益,另一方面則加速布局新廠房,強化產能與地緣整合效益。



今年市場中已出現11筆單筆交易金額逾10億元的大型工業地產案,包括友達、宏達電、和碩、穩懋半導體與泰豐輪胎等知名企業皆參與其中。其中,台達電以69.5億元購入泰豐輪胎觀音廠,成為年度最大宗交易案。該筆土地與台達電中壢總部具地緣優勢,可望帶來整合效益與產能支撐。



林三智分析,賣方釋出資產的主要目的為三,其一是轉投資符合未來營運需求的新型商用不動產;其二,用以挹注研發及推動轉型升級;其三,補充營運資金,減少貿易與關稅波動帶來的財務壓力。


圖片業者提供

不過,儘管上半年市場表現亮眼,但美國4月宣布的對等關稅措施,已對市場交易節奏產生影響。統計顯示,4月至8月的工業地產交易量為443億元,較去年同期減少12%,意味企業在重大不動產決策上更加審慎,資產談判與交易時程可能延長。



林三智建議,對於有時效壓力的賣方而言,應根據實價登錄與市場行情合理調整價格期待,提升資產釋出效率,及早轉換資金以利後續營運規劃;而有擴廠需求的企業,則可趁市場釋出標的增加之際積極進場,為長期發展提前卡位。



在資產活化與轉型升級雙重動能推動下,工業地產將持續成為企業策略重點,後續市場發展備受矚目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青年購屋壓力山大 北市青年晚一年買房 需多備百萬頭期款2025/09/03發佈

近年來青年族群逐漸成為買房主力,不過隨著房價高漲,購屋壓力日益增重。住商機構彙整聯徵中心資料,全台20~40歲購屋族群,上半年平均需拿出342.8萬元的頭期款;其中,房價最高的台北市,頭期款則平均需準備668萬元,相較去年同期,多出近百萬元。



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表示,房市雖說已進入盤整期,惟價格未明顯重挫,且由於銀行滿水位等因素,全台貸成數明顯降低,青年購屋壓力之重不言可喻。



全台購屋壓力升溫,北市青年自備款壓力最大



住商機構根據聯徵中心最新數據,彙整上半年六都暨全台20~40歲購屋族群相關房貸統計資訊,其中根據平均鑑估值與平均核貸成數,計算出青年購屋族的平均自備款。統計顯示,全台上半年青年購屋者平均自備款約需342.8萬元,相較去年同期增加23.5萬元;其中,北市20~40歲青年上半年平均頭期款達668萬元,為六都中最高,且相較去年增加99.7萬元,換言之,北市青年若晚一年買房,需多準備近百萬元的頭期款。



賴志昶認為,北市過往即是房價高漲區域,購屋負擔更是重中之重,加諸近期受銀行滿水位、限貸令等因素,民眾購屋申貸條件日益艱困,就算是相對較受銀行方青睞的青年族群,上半年平均核貸成數也僅剩71.4%,更增添北市青年購屋壓力,致使青年族晚一年買房需多自備百萬元的艱辛局面。



核貸成數下修,台北與高雄最明顯



賴志昶觀察,根據聯徵中心數據,不管是六都或全台,皆呈現平均貸款成數下降趨勢,其中尤以台北市、高雄市的貸款成數下降最多,主因各有不同,其中北市由於多屬高總價產品,受信用管制影響甚鉅,使銀行下修成數以降低授信風險;高雄市受惠於科技產業進駐,房價快速上漲,不過在地青年族群所得與房價落差擴大,加諸全台房市具有翻轉風險,致使銀行收緊核貸條件。



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提醒,目前銀行滿水位問題難解,年輕購屋族在面對自備款增加、核貸成數下降與利率墊升等三重壓力時,更需要審慎評估自身財務狀況,尤其市場適逢近年來最大交屋潮將至,房市前景亦不明朗,加諸今年整體市場盤整氛圍確定,購屋人應慎選置產地段,以免市場氛圍波動時,讓手中愛屋反而淪為負資產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非法翻拍名冊、寄開發信?房仲個資亂用恐吃上牢飯2025/09/03發佈
房市示意圖

非法翻拍名冊、寄開發信?房仲個資亂用恐吃上牢飯



房仲業者為求業績,時常遊走法律邊緣獲取客戶個資,近年來已引發多起法律糾紛。從非法取得住戶名冊到未經同意寄發開發信,這些行為不僅侵犯隱私權,更可能面臨刑事責任與高額賠償。房仲業競爭激烈,從業人員為求業績往往不惜鋌而走險,違法取得並利用個人資料。最常見的違法態樣包括透過非正當管道購買客戶名單、未經許可進入社區大廳翻拍住戶名冊,以及從不明管道取得屋主個人資料用於開發案件。這些行為已經嚴重違反《個人資料保護法》的相關規定。



常見違法態樣與實際案例



除了非法取得個資外,房仲業者還經常非法處理或利用個人資料。例如將取得的個人資料用於特定目的以外的用途,或將資料對外不當流通。實務上常見的是未經同意就寄發開發信給住戶,且在信封寫出完整姓名而非僅標註「貴住戶」,這種行為已經構成明確的個資法違反。



另一個常見問題是未盡告知義務。根據個資法規定,對於非當事人提供的個人資料,應於蒐集前向當事人告知資料來源及其他應告知事項。但許多房仲業者往往忽略這一義務,直接使用獲得的個資進行業務開發。



2025年新北地院就判決了一起典型案例。簡姓台商涉嫌在中國招募團隊,蒐集大量台灣房產個資後創建「房仲查詢系統」,該系統搭配台灣建物第二類謄本及地政系統,能撈出屋主正確身分資訊,前後共獲利2827萬元。法院最終依違反《個人資料保護法》判簡嫌1年6個月有期徒刑。



違反個資法的三重責任



違反個資法可能面臨行政、民事與刑事三重責任。在行政罰鍰方面,若違法蒐集、處理或利用個人資料,主管機關可處5萬至50萬元罰鍰。



民事賠償方面,若受有損害,被害人可提起民事訴訟,請求損害賠償。根據個資法規定,每人每一件可求償500元至2萬元,如能證明實際損害更高,則可按實際損害求償。



最嚴重的是刑事責任。違反個資法,意圖營利而非法蒐集、利用個人資料者,最高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,或併科100萬元以下罰金。2025年新北地院的判決就是典型案例,被告不僅面臨刑事處罰,還需追繳不法所得。



專家觀點與建議



房仲業者應建立合規的個資取得與使用流程。避免透過非正當管道獲取客戶資料,所有個資使用都應取得當事人明確同意,並遵循特定目的使用原則。隨著2025年個資法修法強化監管,企業面臨的法遵壓力與風險將顯著提升。建議企業應儘速制定並合規所處產業之「個資安全維護管理辦法」,避免直接曝險。民眾若發現個資被不當使用,可先委請律師代為寄發存證信函表達維權意旨,限期請求改善。如改善未果,可逕行對其進行相關法律爭訟程序。



房仲業者違反個資法的案例層出不窮,從非法取得住戶名冊到未經同意寄發開發信,這些行為不僅侵犯隱私權,更可能面臨刑事責任與高額賠償。隨著2025年個資法修法強化監管,企業應更加重視個資保護合規性。專家建議,房仲業者應該建立完善的個資管理制度,確保所有個資取得與使用都符合法規要求。同時,消費者也應該提高警覺,發現個資被不當使用時及時採取法律行動,共同維護個資安全與隱私權益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未找國銀喝咖啡 自主管理改善方案持續進行2025/09/03發佈

媒體報導,為了解決房貸荒問題,中央銀行近期再找國銀「喝咖啡」。不過央行表示,並無喝咖啡一事;央行將持續追蹤銀行自主管理改善方案,目前執行至第2季,計畫將執行至今年第4季,會再來檢視成果。



央行預計9月18日舉行理監事會議,由於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向金融業界喊話「水龍頭開大點」,央行是否將放寬房市管制,受到矚目。



近日媒體報導,央行找來幾家國銀「喝咖啡」,談論關於不動產放款事宜,似乎有為鬆綁預作準備的味道。



不過央行表示,近期並未約談或召集銀行座談,沒有「喝咖啡」這件事。



央行去年8月中旬採取道德勸說,請銀行自主控管未來一年(去年第4季至今年第4季)的不動產貸款總量,目前執行至第2季,僅少數銀行未達標,會持續追蹤。



儘管市場傳出房貸水位趨緊,央行表示,每家銀行的資產規模、營運特性有所不同,改善計畫並非同一套標準,而是由銀行根據自身經營情形提出,央行也將逐季檢視。



央行數次強調,銀行信用資源應優先提供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,以及不應影響業者推動都更、危老重建、社會住宅等配合政府政策用途等所需資金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打房措施可能鬆綁?房市專家仍保守:曙光微弱2025/09/03發佈

房市已奄奄一息,但房價仍呈現局部微幅鬆動,而且尚未出現連續二季下跌的下修格局,若央行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措施有機會在第四季、或2026年第一季鬆綁,房市會有助於迎來曙光嗎?對此房市專家保守看待,「央行管制措施若獲得鬆綁,有助於提升購屋信心,房市或許會迎來復甦的曙光,只是這道曙光較為微弱!不會過於燦爛!」



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今(3)日指出,因房貸亂象嚴峻,央行在「不動產放款集中度」緊迫盯人的態度可能轉變,讓國銀有較大的放款空間。



何世昌表示,如果央行的作法使國銀與申辦房貸的民眾鬆一口氣,因貸款而面臨違約的風險,可望因此降低。雖然央行適時調整措施,獲得購屋族掌聲,但相信央行勢必背負龐大壓力,也會招來另一派的批評。



此舉是否意味著央行即將鬆綁管制措施?何世昌認為,「應該未必」。



他分析,央行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已經祭出近一年,但房市管制不會是永久的,民眾要買房就要把握逃生通道,而逃生通道的鑰匙目前在央行手上。



至於究竟有沒有可能,央行會鬆綁第七波信用管制?何世昌指出,依照央行此前鬆綁選擇性信用管制的軌跡,往往是採取陸續鬆綁的漸進式模式;而鬆綁的其中一項觀察指標,正是「房價」。



何世昌表示,在中古屋房價方面,2025年第一季、第二季的「信義房價指數」連續下挫,已構成「反轉」的廣義定義。不過,代表預售新建案的「國泰房地產指數」,今年僅第二季下跌,第三季仍在未定之天。



何世昌表示,如果第三季「國泰房地產指數」續跌,中古屋、新建案房價都呈現反轉,央行最快會在今年第四季(12月)、慢則會在明年第一季(3月)鬆綁第七波管制措施。管制措施若獲得鬆綁,有助於提升購屋信心,房市或許會迎來復甦的曙光,只是這道曙光較為微弱、不會過於燦爛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房價飆漲墊高房貸金額 晚10年要多揹300萬2025/09/03發佈
房貸資金吃緊因素很多,不外乎房價大漲墊高房貸需求,以及建商高價搶地。(記者徐義平攝)

晚10年買房,每戶房貸多揹300萬元。根據聯徵中心最新發布,第二季全國新增房貸金額超過1千萬元,對比10年前同期,第二季買房的民眾要多揹300萬元房貸,再加上新青安申貸數爆量,以及前幾年房市熱絡,導致銀行資金加速流進房地產。



根據聯徵中心統計,今年第二季全國新增房貸件數為3.8萬件,單件平均房貸金額約1018萬元,進一步觀察去年同期,新增房貸件數高達6.5萬件、單件平均房貸金額約1016萬元,房產業者指出,可看出信用管制、總量管制之前,房市買氣相當熱絡,吸引更多資金往房地產集中。



再觀察2016年同期,單價平均房貸金額約708萬元,對比今年第二季,晚10年買房要多負擔300萬元的房貸金額。



過去20年鮮少出現房貸吃緊情形


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過去二十年鮮少聽聞銀行房貸資金如此吃緊,頂多是個別銀行因為放款太多而踩煞車,反觀這次因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,再加上房貸總量管制等政策齊出,促使房貸資金供不應求,銀行更直接拉高利率、手續費等。



他指出,房貸資金吃緊的因素很多,主因還是房價大漲後,每戶新增房貸的金額需求大增,再加上目前房貸主流是寬限期再加上30年期房貸,整體房貸資金回收速度變慢,以及前幾年房市大多頭時,建商高價搶地、民眾排隊買房,且已進入大量交屋潮,但卻碰上央行兩度調高存準回收市場資金,以及銀行自主管理房貸策略等,就造成目前房貸資金吃緊的現況。



從2009年金融海嘯後,國人已經太習慣低利的資金寬鬆環境,但曾敬德認為,央行連續升息後也明確指出資金面趨於緊縮,這一次經驗更會讓購屋民眾明白,房貸環境是會改變跟趨嚴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六都8月移轉年減32% 房市聚焦房貸政策走向2025/09/03發佈

今(2025)年8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出爐,總計僅約1.67萬棟,不僅較上月下滑12%,與去年同期相比更大幅減少32%,顯示房市買氣明顯降溫。專家指出,市場正處於整理期,買方觀望氣氛濃厚,未來房市動能仍將高度仰賴政策面,尤其年底將屆滿1年的房貸自主管理政策是否調整,成為市場關注焦點。


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8月地政機關可辦理過戶的工作天數較7月減少約1成,是造成月減的主因之一,但年減幅度則顯示出房市已從熱絡轉向冷靜。即便在過往買氣相對穩定的都會區,也無一倖免,六都無論北中南,均呈現雙位數年減。



其中,台北市8月移轉棟數僅1,704棟,年減達33%;新北市則為3,777棟,年減34%;桃園市3,292棟,年減30%;高雄市也僅2,576棟,年減幅高達35%;台南市更減至1,572棟,創下37%的年減幅。唯一逆勢成長的為台中市,雖年減25%,但在月增方面小幅上揚2%。整體而言,六都房市已明顯步入整理期。


圖片住展雜誌提供

曾敬德進一步指出,自去年8月起實施的「房貸自主管理措施」即將於年底期滿,這項政策對於貸款條件造成一定限制,也讓許多潛在買方轉為保守觀望。而隨著時間逼近政策期滿,市場近來也逐漸出現關於房貸鬆綁與否的討論聲音,尤其9月即將召開的中央銀行理監事會議,雖不預期會有大幅度政策轉向,但年底是否調整現行管制力道,將成為牽動市場信心的重要指標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不畏房市低迷 高市第3季推5筆開發區土地標售2025/09/03發佈

不畏房市景氣低迷,高雄市地政局今天公告,高雄市第3季開發區土地標售,將推出5標5筆建地,於9月17日開標,合計總底價達新台幣12億2136萬7279元。



高雄市地政局今天在新聞稿表示,今年第3季開發區土地標售,共計推出5標5筆建地,包括第89期重劃區,鄰近小港國際機場、高雄港,區內有10公頃小港森林公園。此次推出1筆973坪商三土地,臨松園一路,形狀方正易規劃。



另外,高雄大學區段徵收區,區內因後勁溪整治及周邊綠美化、家樂福進駐商圈形成及新台17線興闢,社區環境佳;地政局釋出1筆住三土地,面積約1000坪,臨大學東路,有高雄大學第一排景觀,近中山高中及家樂福商圈。



還有位於仁武區愛河上游第100期重劃區,開發完成後興闢公園、綠地、河道及滯洪池公園。此次推出2筆小面積住三土地,面積分別為41坪及59坪,皆臨8米信義巷,鄰近高雄國際滑輪溜冰場、草潭埤滯洪公園與八卦休閒公園等。



另一筆楠梓區援中段二小段13-21地號土地,位於大學五十八街與援港路口附近,屬狹長形畸零地,投標人如欲參與投標,依規定應檢附公有畸零地合併使用證明書,否則投標無效。



地政局表示,第3季土地標售作業今天公告,並訂於9月17日開標,合計總底價12億2136萬7279元。民眾可前往市府四維行政中心7樓地政局土地開發處土地處分科索取標售海報及標單,或上地政局等官網查詢下載相關資料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青年購屋壓力大 自備款平均備340餘萬2025/09/03發佈

近年來青年族群逐漸成為買房主力,不過隨著房價高漲,購屋壓力日益增重。住商機構彙整聯徵中心資料,全台20~40歲購屋族群,上半年平均需拿出342.8萬元的頭期款;其中,房價最高的台北市,頭期款則平均需準備668萬元,相較去年同期,多出近百萬元。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表示,房市雖說已進入盤整期,惟價格未明顯重挫,且由於銀行滿水位等因素,全台貸成數明顯降低,青年購屋壓力之重不言可喻。



住商機構根據聯徵中心最新數據,彙整上半年六都暨全台20~40歲購屋族群相關房貸統計資訊,其中根據平均鑑估值與平均核貸成數,計算出青年購屋族的平均自備款。統計顯示,全台上半年青年購屋者平均自備款約需342.8萬元,相較去年同期增加23.5萬元;其中,北市20~40歲青年上半年平均頭期款達668萬元,為六都中最高,且相較去年增加99.7萬元,換言之,北市青年若晚一年買房,需多準備近百萬元的頭期款。



賴志昶認為,北市過往即是房價高漲區域,購屋負擔更是重中之重,加諸近期受銀行滿水位、限貸令等因素,民眾購屋申貸條件日益艱困,就算是相對較受銀行方青睞的青年族群,上半年平均核貸成數也僅剩71.4%,更增添北市青年購屋壓力,致使青年族晚一年買房需多自備百萬元的艱辛局面。



賴志昶觀察,根據聯徵中心數據,不管是六都或全台,皆呈現平均貸款成數下降趨勢,其中尤以台北市、高雄市的貸款成數下降最多,主因各有不同,其中北市由於多屬高總價產品,受信用管制影響甚鉅,使銀行下修成數以降低授信風險;高雄市受惠於科技產業進駐,房價快速上漲,不過在地青年族群所得與房價落差擴大,加諸全台房市具有翻轉風險,致使銀行收緊核貸條件。



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提醒,目前銀行滿水位問題難解,年輕購屋族在面對自備款增加、核貸成數下降與利率墊升等三重壓力時,更需要審慎評估自身財務狀況,尤其市場適逢近年來最大交屋潮將至,房市前景亦不明朗,加諸今年整體市場盤整氛圍確定,購屋人應慎選置產地段,以免市場氛圍波動時,讓手中愛屋反而淪為負資產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房市「金龍海嘯」第一排 跌幅最重縣市不在北部2025/09/02發佈

小編今天(1)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。去年9月19日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出爐,成為這波房市多頭的轉折點,全台房價在去年10月創下歷史高點後,開始盤整向下。據清華安富房價指數顯示,自高點起算至今年7月,全台整體房價約修正0.59%,除少數中南部非都會型縣市房價仍在攀高,其餘縣市均反轉向下,又以苗栗縣跌幅逾5%最明顯。



【1】全台房價 自歷史高點回落0.59%



分析全台房價「金龍海嘯」後走勢,大致分為三類。第一類屬「率先下跌區」,以中南部都會區為主,包括台中、台南、高雄,下跌幅度都在1.3%以上,過去幾年,這些區域因產業投資、新興建設等題材,引導資金湧入,房價漲幅大,如今投資買盤退散,房價修正幅度更明顯。此外,新竹下跌近1%,過去吸納新竹外溢的苗栗縣,房價下跌幅度更達5%以上。



【2】今年房屋買賣移轉 公股銀:恐下探27萬棟



今年以來房市表現每下愈況,外有美國川普之亂、內有房貸排撥紛擾,造成信心崩跌,反映在房屋買賣移轉棟數大減上,前七個月合計154,077棟,較去年同期年減達26.8%。公股銀行高層指出,房市已進入冷凍期,今年買賣移轉棟數最多只有28萬棟,甚至可能跌破2018年的27.8萬棟,下看27萬棟。



【3】房貸有望鬆綁 四營建股Q3業績衝



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,加上交屋潮碰上房貸排撥潮,衝擊營建股獲利表現,行政院長卓榮泰上周喊話「金融水龍頭要開大一點,但安全濾網要在」,為房貸鬆綁帶來一線希望,部分上半年業績明顯落後的營建股,包括興富發(2542)、遠雄(5522)、長虹(5534)、達麗(6177)等,隨第三季進入交屋潮,若房貸排撥適時加速,更有利下半年業績超車上半年。



【4】玻纖布競爭加劇 台廠不可忽視



市場法人分析,這波缺貨效應帶動PCB與CCL廠商股價上揚,但產業仍面臨三大挑戰:其一,超額需求導致材料持續短缺;其二,良率提升決定擴產成敗,例如部分載板廠已將良率自6成提升至8至9成。



其三,新技術演進,可能改變需求結構,例如Apple規劃導入WLMCM,或輝達(NVIDIA)與台積電嘗試新設計,可能分流對傳統載板的依賴。



【5】季底作帳開跑 15檔潛力股衝



甩開輝達財報平淡陰霾,台股加權指數8月29日早盤再戰歷史新高,然終場不敵獲利回吐賣壓翻黑收最低,反觀櫃買中小型股電力十足,櫃買指數日K拉出連五紅攻勢,專家指出,近來盤勢轉由內資主導,隨季底作帳行情提前開跑,高技(5439)、聖暉*(5536)等15檔投信連買中小型股潛力足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13最後頁
共30101筆/共3011頁
聯絡資訊
公司圖片
地址:新竹市東區民權路52號
電話:0911711441
0911711441客服電話
傳真:5344999
網站QR Code
http://www.新竹房屋網.tw-Web-QR-Code
網站資訊
瀏覽人數:1,495,746
房仲登入:登入
免責聲明:House-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,僅提供會員查詢-新竹東區透天,新竹東區透天出售,出售新竹東區透天-等房屋資訊參考,並不涉入任何諮詢、交易。 物件(服務)聯絡人公佈的資訊、文字、照片、圖形、產權、廣告內容、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,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,皆與House-Info房屋網站無關,所有商標、文章、名稱等版權,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!